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5月30日,由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红色印记故事汇》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庆)系列活动”第四次活动在山城重庆圆满收官。
与会的嘉宾有:毛泽民外孙曹志卫、毛泽民外孙曹宏及夫人李明光、朱德元帅外孙媳李远玲、彭德怀元帅侄外孙张峰及夫人胡东钊、粟裕大将之女、陈毅元帅儿媳粟惠宁、黄克诚大将之子黄煦及夫人张小娴、张云逸大将之孙、新四军(北京)研究会会长张晓龙及夫人段文彦、萧华上将之女萧露、刘亚楼上将之女刘煜鸿及爱人王楚平、杨至成上将之子杨珠江及夫人杨欣、周士第上将之子周强、叶挺将军孙女叶莲及爱人张志扬、(老红军)高克恭将军之子、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顾问高佩瑶及夫人龚怡怡、(老红军)李振军将军和贺捷生将军之女、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顾问李晓阳、(老红军)高克恭将军之子、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会长高佩璞、宋时轮上将之女、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百一、(老红军)唐凯将军之子、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副会长唐胜生、(老红军)高克恭将军孙女、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青年部部长高小婷、(老红军)高克恭将军孙女、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办公室主任高戈、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副秘书长、《红色印记故事汇》主任任建伟、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青年部副部长卢星、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青年部副部长高晗芮、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青年部副部长李晓宇、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青年部副部长兰方平、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青年部副部长张瑞萱等40余名由老红军、八路军、新四军革命将领后代、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成员组成的活动参与者;企业家代表:格致电力(重庆)有限公司李高、贵州芃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吴湘玉、重庆子虬武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赵弋。
5月25日至5月30日,为期6天的活动时间,活动参与者通过探访抗战故地、座谈交流等形式,带领深入重庆城区的抗战地标,沉浸式探访与跨代际对话,以脚步丈量历史,以行动续写精神。活动人员沿着重庆的抗战脉络,先后深入渝中区、沙坪坝区、北碚区等城区10处具有红色精神的历史地标,在斑驳旧址与尘封史料中“解码”抗战精神,触摸历史温度,弘扬传承红色基因。
5月25日,活动启动仪式上,由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副秘书长、《红色印记故事汇》主任任建伟对在场嘉宾进行一一介绍,重庆方代表、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青年部副部长卢星进行欢迎致辞,宋时轮上将之女、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宋百一代表主办方进行感谢致辞。活动将相继走进红色地标,重温抗战记忆。
歌乐山脚下,白公馆、渣滓洞与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共同构成一段“宁死不屈”的英雄史诗。5月26日,参加活动人员参观白公馆、渣滓洞。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点位之一,参加活动的人员在此举行献花仪式,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致以深切缅怀。馆内丰富的文物和详实的史料,让每一位到访者深受震撼和感动。
5月27日,此次活动的参与者们探访了作为抗战时期政治活动核心区域的渝中区,其中具有红色印记代表性的——曾家岩50号“周公馆”以及《新华日报》总馆旧址。周公馆是抗战时期曾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在城内的主要办公地点;《新华日报》总馆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新华日报》的总馆所在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党报,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期间参观重庆市人民小学。重庆市人民小学1945年创建,原名晋冀鲁豫军区干部子弟校,后随刘邓大军南下重庆,改名为中共中央西南局人民小学。刘伯承元帅为学校命名并题写校训,贺龙元帅任学校首任董事长,邓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女士任首任校长。
当晚,活动参与者登上游轮,感受穿越时空的城市对话。洪崖洞码头,长江与嘉陵江的波涛中倒映着两岸璀璨的灯火。抗战时期,这条水道曾是民生公司轮船运送难民的”生命航线”,如今化作展现山城巨变的流动展厅。
5月28日,活动参与者一行前往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格致电力(重庆)有限公司召开座谈会。公司负责人李高向大家介绍了企业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分享了企业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座谈交流,大家对企业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坚持红色文化引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彭德怀元帅侄外孙张峰分享了《中国工农红军是如何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随后,参与者们出发前往北碚区,为接下来的探访活动做准备。
5月29日上午,本次活动的参与者探访了作为抗战时期党政军要员的重要活动地,位于北碚区的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下午参访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在座谈会上,(老红军)高克恭将军之子、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会长高佩璞为师生分享了《万岁军》,叶挺将军孙女叶莲分享了《囚歌》。之后,高佩璞会长为西南大学附中授牌“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红色教育基地”。
重庆,这座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英雄城市,作为抗战时期中国的战略大后方、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不仅在抗战期间承载着民族的希望与坚韧,更是抗战大后方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从渝中区的红色中枢到沙坪坝区的历史丰碑,再到北碚区的担当印记,6天的足迹串起重庆作为抗战大后方的红色记忆链;从校园到企业,让抗战记忆走出书本、走进人心,红色基因的火种,正以最自然的姿态,在不同的“土壤”中抽枝、发芽、接续传承。
本次活动在央广网、人民网、央视网、光明网、国际在线、中国财经网、重庆晨报等多家部级媒体报道。
据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庆)系列活动”第五次活动将于2025年10月再次回到重庆启动。